ˇ
陆羽
●更多知识请点击树说>茶文茶事>十二先生与茶道六君子。
●本文将茶器与唐制茶工序、现代工艺穿插介绍。
陆羽记录的二十四器
ˇ
注:只介绍红字标注器器,未标号为附属件
1.生火:①风炉(灰承)、②筥(jǔ)、③炭檛(zhuā,拨火棍子)、④火荚(火筷)
2.量茶:则(放入合中)
3.烤茶:⑤夹、⑥纸囊(炙茶后存茶)
4.碾茶:⑦碾、拂末(鸟羽制,将茶末扫入罗合)、⑧罗合(罗筛茶,合贮茶)
5.煮茶:⑨鍑(fù,又名釜)、⑩交床(放置鍑)、⑪竹荚(击拂茶汤)
6.取水:⑫瓢
7.滤水:⑬漉水囊(过滤煮茶之水,铜、木、竹制)
8.盛水:⑭水方(贮生水)、⑮熟盂(贮热水)
9.盛取盐:⑯鹾簋(cuóguǐ,盛盐)、揭(杓盐)
10.品饮:⑰碗
11.收纳:⑱畚(běn,贮碗)、⑲涤方(清洗用盆,放废水)、⑳滓方(倾倒各种废弃物)、㉑具列(贮、陈列茶具)、㉒都篮(贮所有茶器)
12.清洁:㉓巾、㉔札(形似毛笔)
唐制茶工序有七:采(用籝)、蒸(用甑与釜)、捣(用臼)、拍(用规塑形)、焙(晾茶,焙茶)、穿(串茶)、封(藏茶,用育)。
1.采-籝:
◎籝,以竹织之,茶人负以采茶也。
◎拓:为保证鲜叶嫩度,装茶器具,一要通风透气,二要能抗重压。籝为一种竹编容器。
清·紫檀竹编茶籝 清·竹编茶籝
ˇ
2.蒸-甑(zèng)与釜:
◎甑,或木或瓦,匪腰而泥,篮以箪之,蔑以系之。
◎灶,无用突者。釜,用唇口者。
◎拓:釜是炊具,放在灶上,釜里面放甑,甑类似蒸锅,内放竹制隔水箪,茶放箪上,蒸茶用。
ˇ
3.捣-臼
◎杵臼,一曰碓,惟恒用者佳。
◎拓:茶捣成茶泥,放入规中,拍之成型。
ˇ
4.拍-规
规,一曰模,一曰棬。以铁制之,或圆,或方,或花。
辽 张匡正墓壁画 备茶图
石墨定型
ˇ
5.焙-芘(bī)莉、棨(qǐ)、贯、棚
拓:用芘莉晾茶,干后用棨将茶穿孔,用扑串起来,放在棚上焙干,以便运输储存。
◎芘莉,以二小竹,长三尺,躯二尺五寸,饼五寸。
◎棨,一曰锥刀,柄以坚木为之,用穿茶也。(茶刀)
◎贯,削竹为之,长二尺五寸,以贯茶焙之。
◎棚,一曰栈,以木构于焙上,编木两层,高一尺,以焙茶也。
◎扑,一曰鞭,以竹为之,穿茶以解茶也。(成串茶饼方便输送)
ˇ
6.穿-扑(地区不同,工具不同)
拓:将团茶按一定重量用扑串起,便于计量、存储与运输。
ˇ
7.封-育
育,以木制之,以竹编之,以纸糊之,中有隔,上有覆,下有床,旁有门,掩一扇,中置一器,贮煻煨火,令煴煴然,江南梅雨时,焚之以火。(竹制器具,有防潮、烘干的功能)
亚明 煮茶图
熟盂:(唐人煮茶有三沸)
◎一沸加盐调。二沸杓出一瓢水入熟盂(这瓢水曰隽永),搅动沸水,加入茶末。三沸浮沫显,将盂中茶汤再倒回去,停沸,这就叫“止沸育华”。
◎一沸“如鱼木微有声”,二沸“如涌泉连珠”,三沸“腾波鼓浪”。
◎熟盂,与现在日本茶道“水指”类似。
ˇ
鹾簋:
◎鹾簋,以瓷为之,圆径四寸。若合形,或瓶或罍,贮盐花也。其揭竹制,长四寸一分,阔九分。揭,策也。
◎其实就是盐罐子,揭,杓盐的小勺子。
唐 鎏金摩羯纹银盐台
ˇ
具列:
具列,或作床,或作架。或纯木、纯竹而制之;具列者,悉敛诸器物,悉以陈列也。
ˇ
更多信息
关注“云南树说茶业有限公司”公众号